【医学科普】认识痛风,远离痛风石273
发表时间:2024-04-23 15:50 痛风是一种尿酸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血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组织、关节以及肾脏等部位,严重者可造成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现代医学将其归纳到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在中年男性群体中比较多发,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海鲜、啤酒、肉食等成为餐桌上的家常便饭,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趋于年轻化,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 痛风的危害 破坏肾脏: 当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上,会逐渐磨损我们娇嫩的肾脏,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尿酸升高使肾脏受损,反过来,肾脏受损又使尿酸排泄障碍,使尿酸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 痛风患者一般糖和脂肪的代谢功能会明显降低,因此相当容易并发各种严重的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等。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血尿酸浓度每升高60 μmol/L,女性心血管病病死率增加26%,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增加30%,男性分别增加9%和17%。高尿酸血症是女性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对男性和女性冠心病的发生及预后影响不同,女性更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增加脑血管疾病风险: 血尿酸水平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复杂,高尿酸血症促进了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与预后不良相关。 痛风石科普介绍 痛风石是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所形成的结晶,是痛风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初始于软组织,一开始可能只有几毫米像沙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节物质会不断累积,数量可以不断增多、逐渐增大,可如鸡蛋大小甚至更大,数目也可从最初一两个增加到十几个以上。常见于跖趾、跟腱、髌骨滑囊、耳廓、掌指、肘、膝等关节,会使关节功能降低或丧失,患者会因此丧失工作和自理能力。药物治疗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但对于已经沉积的痛风石常常难以清除。
针刀镜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方法! 传统药物治疗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但对于已经沉积的痛风石常常难以清除。在降尿酸药物出现之前,对于痛风石的手术治疗很常见,手术切除痛风石的目的主要是切除较大的痛风石可以防止其对骨关节和软组织的进一步破坏,减少皮肤坏死,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减少神经压迫。更重要的是,痛风石切除可以降低体内尿酸含量,减轻高尿酸对人体的损害。但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全身或半身麻醉,风险大、切口大、恢复时间长。患者接受度不高。 目前我科已成功开展了微创针刀镜技术,具有创口小、可视化操作、效果明显,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仅需局麻的特点,可以直接清理关节内的痛风结晶和关节外的痛风结节。针刀镜有纤细的镜头可以探查关节内部的情况,关节内有什么痛风结晶,在镜头下看得清清楚楚。可以用细韧的器械,深入关节腔,把关节软骨表面的痛风结晶一点点的刮下来,针刀镜还有进出水的通道,可以完成对关节腔的冲洗,把关节腔内刮下来的结晶碎屑冲洗出来。这种操作是微创手术,优势是创口极小,出血量少,损伤少,不破坏正常的组织。本来用药物无法化尽的痛风石可以这样很快的被清理掉;运用针刀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在不破坏其关节固有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性,动态探查关节内的情况,并对痛风石进行清理。在显示屏监控下进行全面检查和手术治疗,是能做到高效、安全、可视、损伤小为一体的高效治疗技术。 专家简介 王国茗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通用技术辽油宝石花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承发展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盘锦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委员 擅长痛风的治疗、针刀镜水筋针清理痛风石、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结缔组织病及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治等。
文章分类:
科普知识
|